红梅
梅尧臣〔宋代〕
家住寒溪曲,梅先杂暖春。
学妆如小女,聚笑发丹唇。
野杏堪同舍,山樱莫与邻。
休吹江上笛,留伴庾园人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我家住在寒冷的溪涧转弯处,梅花早早地就和暖春的景致混杂在一起绽放。
它们像小姑娘学着梳妆打扮一样,聚集在一起绽放,仿佛露出了红艳的嘴唇在欢笑。
野生的杏花倒还能算得上是可以同住的邻居,山间的樱花可不要来做近邻。
请别吹那江上的笛子(以免惊扰了它们),就让梅花留下来陪伴这像庾信园林般清幽之地的人吧。
注释
丹唇:红唇。
庾园:借指故园。
简析
此诗以梅为核心,开篇点出寒溪梅早放的特质,暗藏清寂中抢先报春的生机。接以拟人写梅之娇憨,鲜活如见。后四句以杏可同舍、樱莫为邻的取舍,显梅之品性孤高;末句 “休吹笛”“留伴”,将梅与 “庾园人” 相系,既护梅之静,又托出诗人与梅相契的清雅,于寻常景致中见爱梅之心与自况之意。
梅尧臣
梅尧臣(1002~1060)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。汉族,宣州宣城(今属安徽)人。宣城古称宛陵,世称宛陵先生。初试不第,以荫补河南主簿。50岁后,于皇祐三年(1051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,所注为孙子十家著(或十一家著)之一。有《宛陵先生集》60卷,有《四部丛刊》影明刊本等。词存二首。 3162篇诗文 234条名句
定风波·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
辛弃疾〔宋代〕
听我尊前醉后歌,人生无奈别离何。但使情亲千里近,须信。无情对面是山河。(无奈 一作:亡奈)
寄语石头城下水。居士,而今浑不怕风波。借使未如鸥鸟伴;经惯,也应学得老渔蓑。
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
陆游〔宋代〕
前年脍鲸东海上,白浪如山寄豪壮。
去年射虎南山秋,夜归急雪满貂裘。
今年摧颓最堪笑,华发苍颜羞自照。
谁知得酒尚能狂,脱帽向人时大叫。
逆胡未灭心未平,孤剑床头铿有声。
破驿梦回灯欲死,打窗风雨正三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