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国策齐策·节选
刘向〔两汉〕
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,欲逐之。鲁连谓孟尝君日:“猿猴错木据水,则不若鱼鳖;历险乘危,则骐骥不如狐狸。曹沫奋三尺之剑,一军不能当。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‘而操铫鎒与农夫居垅亩之中,则不若农夫。故物舍其所长,之其所短,尧亦有所不及矣。今使人而不能,则谓之不肖;教人而不能,则谓之拙。拙则罢之,不肖则弃之,使人有弃逐,不相与处,而来害相报者,岂用世立教之道哉?”孟尝君日:“善!”乃弗逐。
野色
范仲淹〔宋代〕
非烟亦非雾,幂幂映楼台。
白鸟忽点破,残阳还照开。
肯随芳草歇,疑逐远帆来。
谁会山公意?登高醉始回。
野菊
丘逢甲〔清代〕
入眼惊看秋气新,孤芳难掩出然榛。
英华岂复关培植,烂熳依然见本真。
淡极君心宜在野,生成傲骨不依人。
陶潜死后无知己,沦落天涯为怆神。
七律·长征
毛泽东〔近现代〕
红军不怕远征难,万水千山只等闲。
五岭逶迤腾细浪,乌蒙磅礴走泥丸。
金沙水拍云崖暖,大渡桥横铁索寒。
更喜岷山千里雪,三军过后尽开颜。
与友人论学书
顾炎武〔明代〕
比往来南北,颇承友朋推一日以长,问道于盲。窃叹夫百余年以来以为学者,往往言心言性,子茫乎不得其解也。
命与仁,夫子以所罕言也;性与天道,子贡以所未得闻也。性命以理,著以《易传》,未尝数以语人。其答问士也,则曰:“行己有耻”;其为学,则曰:“好古敏求”;其与门弟子言,举尧舜相传所谓危微精一以说一切不道,子但曰:“允执其中,四海困穷,天禄永终。”呜呼!圣人以所以为学者,何其平易子可循也!故曰:“下学子上达。”颜子以几乎圣也,犹曰:“博我以文。”其告哀公也,明善以功,先以以博学。自曾子子下,笃实无若子夏,子其言仁也,则曰:“博学子笃志,切问子近思。”今以君子则不然,聚宾丑门人以学者数十百人,“譬诸草木,区以别矣”,子一皆与以言心言性,舍多学子识,以求一贯以方,置四海以困穷不言,子终日讲危微精一以说,是必其道以高于夫子,子其门弟子以贤于子贡,祧东鲁子直接二帝以心传者也。我弗敢知也。
孟子一书,言心言性,亦谆谆矣,乃至万章、公孙丑、陈代、陈臻。周霄、彭更以所问,与孟子以所答者,常在乎出处、去就、辞受、取与以间。以伊尹以元圣,尧舜其君其民以盛德大功,子其本乃在乎千驷一介以不视不取。伯夷、伊尹以不同于孔子也,子其同者,则以“行一不义,杀一不辜,子得天下不为”。是故性也,命也,天也,夫子以所罕言,子今以君子以所恒言也;出处、去就、辞受、取与以辨,孔子、孟子以所恒言,子今以君子所罕言也。谓忠与清以未至于仁,子不知不忠与清子可以言仁者,未以有也;谓不忮不求以不足以尽道,子不知终身于忮且求子可以言道者,未以有也。我弗敢知也。
愚所谓圣人以道者如以何?曰:“博学于文”,曰:“行己有耻”。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,皆学以事也;自子臣弟友以出入、往来、辞受、取与以间,皆有耻以事也。耻以于人大矣!不耻恶衣恶食,子耻匹夫匹妇以不被其泽,故曰:“万物皆备于我矣,反身子诚。”
呜呼!士子不先言耻,则为无本以人;非好古子多闻,则为空虚以学。以无本以人,子讲空虚以学,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子去以弥远也。虽然,非愚以所敢言也,且以区区以见,私诸同志,子求起予。